2016年 第10期目录
名师工作坊 (1) 谈基于语用背景下的低年级句子教学 张敏华 (4) 句子精教学:三思考三指向三借助 吕虹 (6)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句子教学实效 王琦 (10) 句子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 邵建刚 (12) 关注句子教学重视语言运用——《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及点评 周雪燕[1];张敏华[2] 专研研究 (14) 把握文体特点教出散文精彩 陆青春 阅读 (17) 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单元目标教学操作 陈桂娉 (20) 运用符号,玩“活”低年级阅读教学 王春锡[1];刘艳妮[2] (22) 探寻阅读理解新境界 夏丽 (24) 浅谈中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邹瑜 (25) 让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入 杜明康 (27) 守望平实,寻找语文课堂的本真 徐敏美 (28)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陈礼华 (29) 融入情感,提高课外阅读教学实效 王伟伟 (30)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三个途径 苗莉 (31)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耿淑梅 (32)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吴志坚 (34) 阅读期待——基于文本的创意阅读之根 张泉 (35) 阅读教学要重视“读点处” 赵云 (36) 找准发散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张俊 (37) 促“合”融“通”,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新视角 朱晓红 (38) 紧抓三大支点,提升文本解读的实效性 高玉 (39)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许鹏程 (40) 追问文本,捕捉文字背后的声音 丁卫星 (41) 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 汪玲 (42) “眉飞色舞”学古诗词——浅谈低年级古诗词学习兴趣的激发 徐晶 (43) 课程视野中的儿童文学及其教学 仇旭萍 (44) 任务驱动下的语文教学浅探 许利华 (45) 利用文字游戏,促进儿童言语生长 张岩 (46) 语言游戏——语文教学的另一道风景线 陈丽 (47) 内容研制,别让整体性思维缺位 孙雪梅 (48) 对话——阅读文本生命的延续 倪红梅 (49) 寻找支点,激活阅读教学课堂 朱书铭 (50) 环环紧扣,让阅读教学更有效 朱雅婷 (51) 无中生有,言意相融——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补白研究 王洁 (52) 课堂小练笔有效指导的尝试与探索 徐加兵 (53) 词语盘点盘活词语——“词语盘点”版块教学例谈 周淑菲;吴政梅 (55) 比较,打开词语教学的另一扇窗 种莉 (56) 深度开掘,探寻词语深邃的内在世界 秦劼 (57) 穿越词语樊篱,直砥词语内蕴——词语教学策略浅释 许明霞 (58) 给评价语言套上语用“范儿” 邱晓华 (59) 浅析朗读情境的创设策略 吴梦玉 (60) 多重视角,让复述训练更有效 翟志明 (61) 用活文本,为语用训练架设桥梁 常艳 (62) 艺术点拨,让阅读教学走上高效之路 施莉 (63) 融和,让阅读教学回归课程本真 朱宏瑜 (64) 捕捉语言训练点,提升语用实践能力 邱允丽 (65) 低年级词串教学策略谈 郎宝堂 (66) 续写,点亮课堂 葛芬 (67) 让学生道出阅读的真实感受 韦燕 (68) 高年级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策略 李迎春 (70) 语文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研 刘艳 (71) 尊重差异别样人生——《一路花香》的教学启示 丁建华 (72) 言语实践:语用视野下阅读教学的应然选择——以《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为例 须惠琴 习作 (73) 中年级作文训练要点 崔娟 (75) 谈新媒体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潘寿星 (77) 不同文体下学生习作模仿价值点的探寻 何红 (78) 浅析学生作文表达能力的提升路径 还艳 (79) 浅谈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回归策略 王小妹 (80) 开启学生观察之门的策略 黄海燕 (81) 高年级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张蓓蕾 (82) 链接生活,张扬个性——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邹宏 (83) 藏族城镇地区习作指导策略 张红桃 (84) 基于学生日记写作指导的探索 石德福 (85) “微作文”:让写作教学风驰电掣 王玲玲 (86) 写景作文指导方法研究 孙艳莲 口语 (87) 语文口语交际训练的思考 潘银娣 (88) 口语交际高效课堂教学例谈 石秀兰 (89) 基于互动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以《我喜欢的动物》教学为例 叶笑玲 识字 (90) 正字起步,初墨启行——谈第一学段书写的正态启蒙 徐君芬
|